谁知道"子曰:君子食无求饱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.<论语.学而>怎么翻译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8 05:54:14
这是<中学生语文阅读于鉴赏能力大赛初中组>中的!望知道的告知下!非常感谢!如遇到也有本张试卷中的问题也可提出一起讨论!谢谢!
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1无通毋,不要,表禁止。
2安、饱:舒适和饱足。
1)郑玄曰:“无求安饱,学者之志有所不暇也。”
2)李中孚《四书反身录》:宋王曾乡会试并殿试皆居首,贺者谓曰:“士子连登三元,一生吃著不尽。”曾曰:“曾生平志不在温饱。”其后立朝不苟,事业卓然。
3敏:敏捷。《说文》:“敏,疾也。”领悟快,理解快。
4慎:谨慎,小心。不轻率出言。《诗经·小雅·巷伯》:“慎尔言也。”
5有道:有道德,有智慧的人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凡有道者,有德者,使教焉。” 郑玄注:“道,多才艺者。”
6正:匡正,端正。如“就正于方家。”焉,可看作代词。
7已通矣。
译文:君子吃东西不要求饱足,居住不要求舒适,对工作勤劳敏捷,说话却谨慎小心,到有道德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,这样,可以说是好学了。

原装答案!我是大学中文系的~~~一定给我分哦~

孔子说:“君子,饮食不求饱足,居住不要求舒适,对工作勤劳敏捷,说话却小心谨慎,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,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。”

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(1)有道(2)而正(3)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【注释】
(1)就:靠近、看齐。
(2)有道:指有道德的人。
(3)正:匡正、端正。
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君子,饮食不求饱足,居住不要求舒适,对工作勤劳敏捷,说话却小心谨慎,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,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。”